你好!欢迎来到汽车通讯社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大众牵手滴滴 福特牵手众泰 各自的图谋究竟是什么?
2018年07月13日 14:15 | 浏览 | 作者:管理员

月2日,福特汽车子公司福特智能出行与众泰汽车签署组建合资公司的合作备忘录。和去年11月福特汽车与众泰汽车宣布组建合资公司相比,这家新的合资公司引起的关注要小很多。


因为传统车企涉足共享出行,已经成为一股“洪流”。北京车展前,滴滴出行在北京联合31家汽车产业链企业组建了“洪流联盟”。第二天,大众汽车中国就宣布将和滴滴组建合资公司,运营一支由10万台车组成的共享出行车队。


时间再往前推,传统车企以合资、参股或组建联盟的形式,涉足共享出行领域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在传统车企以及多方力量的推动下,2017年,共享汽车以764.59亿元的融资金额成为2017年度获投金额最高的领域。


明面上看,传统车企加速向科技和出行服务公司的转型,合情合理。但实际上,《汽车通讯社》认为此行为并不符合传统车企一贯的生存哲学,背后的真实原因并非完全如车企官方所宣称的那么光鲜亮丽。


违背生存哲学往“坑”里跳



共享汽车原本是灰色地带,去年8月交通运输部、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分时租赁发展”,将共享汽车纳入城市交通出行体系,并要求各地政府部门建立健全配套政策与措施。


自此共享汽车实现了商业运营的合法化,加速各路资本进入。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截止到2017年12月末,共有190家共享经济平台获得投资,投资金额达1159.56亿元。其中,交通出行领域投资事件达177起,共享汽车以764.59亿元的融资金额成为2017年度获投金额最高的领域。


除了互联网科技公司,去年至今共享出行领域显著的变化是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宣布进入该领域。本土车企中,一汽轿车、力帆、广汽、北汽、上汽、吉利等都通过合资或自营方式进入共享出行领域。



外资品牌中,戴姆勒、宝马等豪华车品牌早前就建立了共享汽车项目,本田汽车去年宣布参股东软睿弛,福特和众泰、大众和滴滴都采取组建合资公司的方式涉足共享出行。4月24日滴滴组建的洪流联盟,更是一举将长安、比亚迪、大众等大牌车企“拿下”。


但是,如前所述,此事并不符合传统车企一贯的“生存哲学”。由于项目投资大、回收周期长、产品关系到用户生命安全,车企习惯于谨慎、稳健甚至于保守的策略。资本运营层面,传统车企也不如互联网、科技公司会制造概念,推高市值和股价,基本上还是老老实实做实业的态度。



而共享出行却是一个全面亏损、盈利前景不明确的行业,共享汽车的龙头企业滴滴,2017年营业收入高达250-270亿美元,但是公司整体亏损还是3-4亿美元。另一家头部企业Uber,2017年全球营收规模达到75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但同时,它的亏损也在不断扩大,2017年亏损额高达45亿美元。 一些小的出行公司,已经有数家倒在了市场的浪潮之下。迄今为止,共享出行的盈利模式并不清晰。


单就这一点,按照常理来说,共享出行是传统车企最不会涉足的领域。但是它们为什么一家家踊跃地往“坑”里跳呢?


为什么要找一家弱势公司组建新合资企业?




在双积分的压力之下,传统车企不得不加大新能源车的产销量。此外,纯电动车目前是汽车智能互联系统和无人驾驶技术最佳载体,比起燃油车,在收集用户数据方面有着先天性的优势,为了发展着眼于未来了的技术传统车企也需要加大纯电动车的投入。


然而现实的尴尬在于,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看似快速增长,但是真实的用户需求和车企的产品吻合度极低。



乘联会数据显示,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共销售56万台,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累计销售45万台,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累计销售11万台。以价格来划分,售价5万元-7万元左右的A00级和A0级车型占比高达59%;其次是售价10万元-20万元的纯电动/插电式混动A级车型。售价高于30万元的纯电动B级车型累计销售只有0.5万台,占比0.8%;插电式混合动力B级车累计销售1.7万台,占比3.79%。


由于售价10万-20万元的A级车主要靠限牌城市的牌照政策驱动,这也意味着,中国纯电动和插混车市场,真实的需求仅存在于廉价车和特斯拉所代表的奢侈品牌。


对于普通品牌(区别于豪华品牌、廉价品牌)的大众、福特等车企来说,廉价车市场它们并不愿意进入,一方面没有利润,另一方面伤害品牌;而在销量规模最大的10万-20万元价格区间,去除限牌城市的因素,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动车的私人购车需求几乎没有启动。




所以它们面临着两难的境地:双积分的压力让它们不得不生产新能源车,但是真正生产出来的话很可能卖不出去。涉足共享出行行业,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把车卖给汽车租赁公司。


基于这个逻辑,大众、福特之所以选择和江淮、众泰合资生产电动车,而不是在上汽/一汽大众、长安福特生产,背后的真实原因也呼之欲出:无论市场真实的需求还是汽车租赁市场,需要的都是廉价电动车。


为了保护自身品牌高度、美誉度,在中国找一家弱势的车企合资,贴一个新的品牌LOGO这个方式就应运而生。(福特和众泰的合资,另一个需求是获取众泰纯电动车的积分。)


《汽车通讯社》获悉,大众和江淮的合资公司将生产江淮自主研发的电动车,以及大众老旧平台的电动车,品牌标识有点类似于西雅特。大众最新的MEB平台的电动车还是放在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去生产。

滴滴出行组建“洪流联盟”,就是很好地抓住了传统车企新能源车的痛点,帮助其销售电动车。而滴滴出行获得的好处,除了低价采购电动车增加自身运力,还可以借助车企的地方政府资源,破解当地的运营限制政策,防止地方政府的绞杀,尤其是滴滴还有很多私家车在从事网约车运营。


这是一盘大棋,也是一个多赢的局。


写在最后


如果要在大众和江淮、滴滴合资,与福特和众泰合资之间做一个比较的话,个人认为还是大众的棋局更胜一筹。如前所述,共享出行迄今为止还是全行业亏损的局面,福特和众泰的合资出行公司难免也陷于同样境地,它们的利润将主要来自于政府对新能源车的补贴,以补贴产生的收益贴补出行公司的亏损。而滴滴是一家成熟的出行服务公司,它能够带来更大的现实销量,并且能够通过合理的运作实现盈利。


——END——

《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恶意使用、不当转载引用《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评论列表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